不論你是新手,還是已對SEO有一定認識,你有機會碰到很多似是疑非的問題,我搜集了一系列關於SEO做法的常見問題,協助大家更了解 Google 的運作。
什麼是 SEO ?
SEO 最簡單的解釋就是令搜尋引擎更了解你的網站,從而把你的網站帶到對的搜尋者。SEO 不僅需要內容配合,網站上的技術也要兼顧。Google 透過不停改進的演算法給網站評分,除了上述兩個層面外,站外的優化 (反向連結) 及用戶在網站的行為均會納入網站評分的機制中。
一般來說,我們會把網站優化稱為 「On-Page SEO」,站外優化為 「Off-Page SEO」
我會盡可能用自己的實際操作經驗提出解答,若問題我未曾遇過,我會盡力找尋權威資料作補充。其實不同行業的 SEO 策略或重點均有所不同,建議先了解策略,然後才找相關教學,效率會更好。
最近我的網誌在 6 億多個排名中排名 #3,關鍵字就是 「SEO」,以下分享全是實戰﹕
以小勝大的可能性? – 越有錢越有排名 ,越易做好 SEO?
若你試過賣 Google 或 Facebook 廣告,在競爭很大的行業,你有可能發覺廣告費越來越高,這時你可能會想 SEO才是出路,因為流量是免費的。
於是,你併了命進行搜尋引擎最佳化的工作,但你發覺跟同行的網站比,排名也未能趕上。接了不同的個案後,觀察了不同行業的特性後,不得不承認 SEO 在這些行業也可能是有資源的通吃。
可能各位都知道排名的其中一個因素是反向鏈結 (Backlink),但一般沒有資源的情況下,你可以做的只有投稿,希望獲得刊登。
但有資源公司的做法是另一回事,我曾經幫一間地產公司做 SEO,他們拿連結可以叫自己整個公關部門要求發新聞稿要求採訪,又可以赞助慈善機構活動 (這些機構會在其網頁內加入它們的公司LOGO,然後連結到公司網站),又或可以花幾千蚊買一條強連結。
在見過的一間奶粉公司,網站本身已經很強,每月仍然用 4 -5 萬買 Backlink 做優化,所以某些 Generic 關鏈字其實已被他們通吃。
雖然 Google 叫你做好內容便可,但現實上這些有錢的公司能花錢買鏈結,自然能夠花錢整作內容,非常精采的內容 (靚相、靚短片是基本),因此,要追上他們的 SEO 表現其實是相當困難的。
這種情況下,要嬴他們策略上,就要用另一個方向。大公司的優勢是資源多,但其實限制也有不少,它們要兼顧公眾形像、公司規範等,所以內容雖然可以很深入但角度未必能很尖銳。
舉個例子,就是那些 「踢爆美容院的中伏位」,「如何避免美容顧問埋身」等,這些內容不僅會有人有興趣,大公司也未必能寫。要打到哥利亞,要靠的就是這些槓桿。
但假若你真的想打敗 Google,在 Backlink 的建立上的確要花上不少功夫,用一個比較長遠的心態去執行。我寫了一篇 <<SEO 專欄:3 個建立 Backlink 最重要的心態調整>>,大家不坊參考一下。
為何我的網頁標題跟 Google 顯示的不同?
這個問題不時發生,我曾經以為是 Google 未更新,所以有時會顯示不一樣。原來最有機會出現的是 WordPress 網站的基本設定。以下這編文章解釋得十分詳盡可以參考。
是否要做完所有 SEO 工作才有好排名 ?
若你曾經找 SEO 的教學,你應該知道可以做,能做的工作相當之多。小至網站內容的文字,大至整個網站的結構都可以有優化空間。一本 SEO 教科書的份量跟一本字典的份量幾乎一樣,若你沒有任何技術背景,很容易感到氣餒,不知如何著手是正常的。
但其實在我們的優化過程中,很多時只是做一兩個改變已經有好排名,原因是﹕你的工作量也取決於對手網站的 SEO 強度。
有些行業根本沒有 SEO 這個意識,你可能只要簡單的加入一小段描述文字,你便可以在排名上超越它們了,那又可須做這麼多工作呢 ?
多餘的頁面影響 SEO 嗎?
答案是「會」的!
Google 會為每個網站評分,其中一個評分就是網站的質素如何。網站素質其實即是內容的質素,倘若有很多頁面都是沒有內容或低質素頁面,評分便會下降。
最常見的可能是「過期的頁面」、「分類頁面」、「評語頁面」等,因此,若你想有更好的 SEO 排名,這些多餘的頁面是一定要封鎖的。
不妨直言,我自己的網站有時也會有這個情況!
你可以看到很多似乎與我本身網站內容沒有關係的頁面被登錄,你一定要儘快把這些影響 SEO 表現的內容移除
建議各位定時檢查有網站有什麼頁面正在被收錄,我通常3個月會檢查一次。當然我的網頁總頁數不算大,可以很快完成,倘若你的網站總頁數太大,可以考慮分階段檢查。
當你收集了一系列不想被收錄的頁面後,你要通知 Google 這些頁面不要再被收錄
檢查及修正流程如下﹕
- 先在 Google 用 site: yourwebsite.com 找出有什麼頁面正在收錄
- 把不想收錄的頁面列出來
- 然後到 Google Search Console 內的 robot.txt (詳細的 robot txt寫法可參考 Google 指引),把不要收錄的 URL/連結加入
- 然後把 Robot.txt 這個檔案放入根相錄裏
基本會用的幾個參數分別如下:
- User-agent => 定義下述規則對哪些搜尋引擎生效,即是對象。
- Disallow => 指定哪些目錄或檔案類型不想被檢索,需指名路徑,否則將會被忽略。
- Allow => 指定哪些目錄或檔案類型可能被檢索,需指名路徑,否則將會被忽略。
- Sitemap => 指定網站內的sitemap檔案放置位置,需使用絕對路徑。
完成後,可以在最下方的方格測試一下網址是否已經封鎖。其實 Google Search Console 的用處很多,就是很多人也沒有好好利用,倘若要做好 SEO,要更了解它一點。
倘若你不想其搜尋引擎也收錄你的網頁,可以參閱下文: <<robots.txt用途與使用範例教學,釐清SEO收錄觀念!>>
網站設計得美觀與否是否影響 SEO?
這個問題經常困擾很多人,如果要我答,我會答「應該有」
細閱 Google Webmaster Guideline 的話,其實它並沒有提出美觀、漂亮、有風格這些字眼!
- Google 對美觀不會有一個客觀判斷
- Google 用數據驅動判斷
正如有人覺得黑寡婦靚、有人覺得神奇女俠 (我愛後者),Google 暫時沒有能力判斷一個網站如何設計得靚,因此它只能收集數據,就是一路強調的「用戶體驗」。
理論上,一個好設計的網站應該會引人注足觀看,用戶應該更容易找到他們想要的資訊,所以「停留時間」、「跳出率」肯定是其中一個排名原素。惟 Google 明白,一個好 UX/UI 網站,能大大提高搜尋者的體驗,因此,坊間盛傳 Google 有一個類似 Pagerank 的計分系統,獨立地對 UX 作出排名。
SEO 大師 Brian Dean 亦相信有一個隱藏計分系統,所以他一向叫人提高 UX ,其中部份策略其實跟應對 Google Rankbrain 一樣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 <<Google Rankbrain>>
我自己則覺得網站望上去 Cool 跟用落感覺 Cool 是兩回事,情形就似跑車外表好型、好吸睛,但駕駛上就未必太舒服,當然最好兩者兼備。除非你的網站純粹是用來裝飾,否則我建議用落感覺爽才是你最終目標!
為什麼在 Google 找不到我最新發佈的內容?
最近研究一個流量每日網站流量達到 10 萬的網站,超過 7萬條 Backlinks, DA, PA 都高過 70,它們遇到的問是﹕競爭對手網站的文章往往更快在 Google 收錄及出現,原因何在呢?
這個問題可以用兩個方向去了解﹕
- 網站的結構問題
- Google 的檢索預算 (Crawling Budget)
各位有否搭過東京的 JR? 如果你第一次去東京搭JR,你會覺得好亂,就算你知道目的地,你也未必知道應該選乘那一班車。
如果第一次到東西,我告訴你我們剛剛加入了一個新車站,你估計自己要用多少時間找到呢?
其實 Google 每日都會派一個人 – Google Spider 到不同的網站游走,旨在不同網站找到新內容 (新車站)。
問題是,如果網站設計混亂,Google spider 其實會迷路,當它迷路,它就決定走,或要很長時間才可以網站找到新內容,因此網站整個結構相當重要。
很多大型網站都有機會遇到這個問題,因為有很多分類、分類下又有子分類、子分類下再有微分類,型成了以下結構
www.yourwebsite.com/category/sub-category/micro-category/new-content
其實以下已經叫做不錯的分類,不妨看看以下
www.yourwebsite.com/zh/category1/21/micro-category/23/5/2017/xxx-xxx.html
想一想每次 Google 到你的網站,要走多少路才找到新內容?
第一個情況要走過 3 個 Folder (category/sub-category/micro-category),第二個要走過 7-8 個 Folder,你說 Google spider 要找多久?
各位可能不知道的是,其實每隻 Google spider 都會攰,亦同時帶出第二個方向﹕
Google 對每一個網站都會有一個檢索預算 Crawling Budget – 意即 Google 會為每個網站設定資源限制。
各位如果有用過 Google Search Console,你可以看到一個叫 「檢索統計資料」的部份,很多朋友不太清楚這是甚麼。
第一個藍色線圖就說明了 Google 平均每日會檢視你網站頁數數量。不同網站的檢索預算會因應網站質數、網站速度、搜尋者滿意度作出調整。
如果檢索資料持續下滑,表示你的檢索預算在下降,這表示 Google 覺得你的網站價值越來越低。所以你可能要不時留意一下。
但多少為之好呢? 我們只能憑趨勢去比較自己網站之前的數據,因為每個網站的特性也不同﹕
以下是一個有多個關鍵字排名第一的網站
你可以見到以上 3 個完全不同類型的網站,Google 的檢索預算有很大分別,當然這些預算是會變動的。我在這裡想帶出的是(特別是大型網站,超過 1 萬頁的),Google 給你的預算有限,如果還要難以找到你新的頁面,Google Spider 好可能在見到你新頁面前已經放棄在你網站游走。
所以你要做好網站結構,回應文章一開始,我通常建議客戶最多 3 個 folder 就要找到新內容,否則 Google 要花長時間才有可能找到新內容! 檢索預算是可以優化的,這個留待下回再續!
越多 Facebook 按讚及分享是否對 SEO 越好?
根據 SEO 大師 Brian Dean 的回答,Facebook 按讚及分享並不會對排名有直接影響。事實上,他強調對大眾合適的內容未必對反向連結 Backlink 的建立有正面作用。
原因是,SEO 其中一個重要原素是反向連結的多寡,理論上越多反向連結越好,問題是反向連結的網站擁有者想要的內容很多時跟普通人不一樣。
你要想一想為何別人要給你反向連結,連結你的網站對他們有甚麼價值,如何令他們的讀者受惠。
相反,在 Facebook 分享的人很多時並不是網站擁有者,這種分享對他們來說舉手之勞,非常廉價的。因此,在 Google 眼中,得一連結難度遠遠高於得一分享。而要獲得這些連結,所製造的內容是跟一般內容有分別的,這個會在其他文章分享。
Google SEM 對 SEO 有沒有幫助?
SEM 不論是 (Google Display Network) 還是關鍵字度告均不會對 SEO 有直接作用,即是你賣廣告不會令網站排名提升,但 SEM 會令更多人知道你的品牌,從而令更多人直接搜尋你的公司或服務。
而這個直接搜尋,按 SEMrush 製作的 SEO 報告,其作用超過反向連結對 SEO 的作用。坊間有一個說法,就是越大品牌,Google 越信任。而越多人搜尋這個品牌,正好說明了品牌比較大。
因此, SEM 對 SEO 有正面作用,但不會一下子把你網站排名提高!
有部份朋友會問應該先採用那個策略,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<<有限預算下,應該用 SEM 還是 SEO?>>,不妨參考一下
已經做了SEO,為何網站仍然沒有流量?
原本的問題是﹕「已經跟足指引做 SEO,改了關鍵字,加入 H1 等等原素,為何網站仍然沒有好排名,仍然沒有流量?」
這是個經常遇到的問題,原因很多,可以是選錯關鍵字,可以是用錯的 SEO 技術,但這篇文章所講的是另一個問題。
我接下來要說的,你可能不會認同。
其實就算你跟足 Google 指引「執」好了網站的基本 SEO 設定,也未必會有人到你的網站,因為網站還是要推廣的。
情形就好似一間工廠按照客戶指引製作出最好最美的產品,但工廠還是要有推銷員把產品賣出街,賣出第一批產品後製造好的口碑,才會有自我宣傳出現。
因此執好 SEO 只是第一步,把網站對外宣傳是第二步。
很多人把 SEO 搞錯了,以為只要把網站做好便可以,其實你更應該加倍把注意力推廣網站,這是很多人會忽略的部份,我自己也是其中一個。而其實 SEO 是分網站內及網站外的。
不違言,我也曾瘋狂寫文章,不停加入內容,但流量相對我的努力真的不成正比,直至我採取另一個策略後,流量情況得以大幅改善。
我的策略很簡單,如果寫文章出了一份力,我推廣會用兩份力,即假若我要用一天時間完成文章,我會用兩天時間推廣。這個 「1 + 2」 原則令我成果最大化。
至於如何推廣呢? 推廣有高低難度之分,我建議先由難度較低開始。
這裡我要提出一個想法﹕與其創造流量,不如到流量高的地方增取曝光。
這個策略行之有效,假若你已經做好了內容,不妨把它們轉移到流量高的地方。香港有不少博客平台流量非常之高,我試過2 天內把流量提升 10 倍,亦在此文章介紹,值得各位一讀。
當然,你亦可以放在 Facebook 讓人閱讀,但正如我在常見問題 2 講過,社交分享及讚好並不會提高排名,因為這些平台不會提供排名3大因素之1 – 反向連結。
把網站向外推廣的目的,記著﹕只在增加更多的反向連結 (這些反向連結你可以理解為工廠例子的口碑)
因此,跟足指引做 SEO 是不夠的,你還是需要有策略地推廣,還需要持續努力。
網站中英混雜會否影響 SEO 表現?
這個問題可以演繹為兩個版本﹕
- 我的網頁同一頁中,有中文及英文,會否影響 SEO?
- 我的網站有中英文版本,會否互相影響?
第一個問題要看你的中英文內容比例,以及你的目標市場是那裏。
其中一個重點是你要知道自己目標是那一個市場,如果是中文市場的話,你不會預期搜尋結果出現其他語文網站吧? 因此中英來雜是可以的,重點在於網站內容主要語言一定要是大比例。
第二個問題,有人會把兩種言語放入網站不同的檔案 (folder) 中 ( www.yourdomain.com/en),有人會放入 Sub-domain (www.en.yourdomain.com)。
前者會互相影響,因為 Google 會視為同一個網站,後者則是互不相干。
兩個方法各有利弊,但如果只有兩種語言,我會建議採用前者,主要原因是你的 SEO 工作可以對兩種語言帶來好處。
如果你的網站有多國語言,我通常建議客戶用不同 Domain 作為分別。
www.domain.com
www.domain.de
www.domain.dk
倘若你有超過兩種語言,但你真的只能用一個 Domain,Google 建議,那你可以考慮用 Sub-domain 作出分類。
其實 Google 的目標是提供越來越個人化及精確的搜尋結果,因此,我覺得針對每一個國家獨自做 SEO 的效果會越來越好。當然,工作量是會大了,但長遠效果一定更好!
若你想對子網域(Subdomain)的優缺點有更清晰的了解,不坊參考一下以下文章<<子網域(Subdomain)在市場營銷策略及SEO上的應用大全!>>
聽說買反向鏈結可以提高排名,我應該買嗎?
反向連結 (Backlink) 是3 大排名因素一,對排名有幫助是肯定的。
而這就是很多時就是為何你做足所有優化建議,在標題加入關鍵字、SET 好 H1, H2,但最終還是敵不過對手的原因之一。這個原素不由你控制,也很多時造成了排名的分別。最近我拿了一個報價,是外國網站反向連結報價﹕
Forbes 一連結要成 700 美金,成 6000 蚊,Huffington Post 都要成4000蚊港元,你說誇張嗎?
Backlink 的原理其實好簡單 – 推薦
你可以想像如果你想入娛樂圈,由曾志偉推薦你與由我推薦你是有明顯分別的。Google 就是娛樂圈,曾智偉就是高權重網站,與我就是小薯……反向連結就是推薦!
至於我會否建議你買呢?
如果你的網站本身弱的話,最好不要買了,因為效果不長久。的確,連結一旦建立,你的網站排名會立刻提高,但當 Google 觀察你網站訪客行為後,它會再次作出判斷,內容弱的網站很快會被 Google 認出,排名又會被推下來。
相反,如果你的網站本身強的話,內容又跟連結網站相關,不妨考慮!
找到關鍵字後,下一步你可能會做錯……
很多時,當我們找到了關鍵字以後,第一步要做的是什麼呢?
好像有千百樣工作要做,改標題、改描述、改內容……亳無頭緒
其實你更應該注意這個關鍵字對 Google 來說意味著什麼,我舉一個簡單例子﹕
假如你搜尋 「Silver Jewelery」,你會發現「圖片」結果先出現﹕
這個情況下,「Silver Jewlery」對 Google 來說,它意味你的行為是找尋圖片類結果!
另一個例子﹕假如你搜尋 「過大禮教學」,你會發現 「影片」結果先出現﹕
這個情況下,你可能要考慮的是先做 Youtube SEO 或 Video 的 SEO。這樣你便何以有更快的可能出現在搜尋者的結果當中。
當然,你可以用回基本做法,只是先後次序不同,可以提高你的成效!
為什麼要堅持排名 1 至 3呢?
很多公司提出做 SEO 的保證是 – 第一版 (First Page),亦即頭 10 個搜尋結果,但各位可能不知道的是其實排名與點擊率的分佈並不是綫線的。
假設有 100 人,排第1名的結果並不是 10 份之 1,而是會拿下 20.5%,根據 Google 2017 的研究報告,以下是排名與點擊率的關係﹕
Position 1 – 20.5%
Position 2 – 13.32%
Position 3 – 13.14%
Position 4 – 8.98%
Position 5 – 9.21%
Position 6 – 6.73%
Position 7 – 7.61%
Position 8 – 6.92%
Position 9 – 5.52%
Position 10 – 7.95%
我說出這些數據並非要各位懷疑你的 SEO 公司,事實上頭 10 名已經是很不錯的成績,只是各位要記住最終目標要前 3,因為我們還忽略了好幾個原素﹕
- 廣告
- Position Zero
這兩個原素已經分薄了你的流量,假若你的位置還比較低的話,拿到的流量會更少。
各位可能不知道的是其實頭幾名的 SEO 分數差距未必有想像中大,有可能改改個標题已經令你網站連爬 2 格,改什麼呢?
這其實是第二個針對 Rankbrain 的優化
Google 的 「搜尋意圖」 其實是在說什麼?
Google 的 「搜尋意圖」(Search Intent) 意思,其實就是指知道搜尋者真正想找的是什麼。如果各位想走少一點冤枉道,SEO 做到更好,了解這個原理,你可以更快獲得好排名。
可以有多快?
我最近見到有一間公司,花相當大的前置時間研究「搜尋意圖」,結果在不足一個月內擊敗多個排名前列位置的對手。經過相當的了解後,希望可以給各位一點啟示。
我在這裡說的不僅僅是具有搜尋意圖的關鍵字,這個角度是由搜尋者的角度出發。做搜尋意圖研究,其實我們是在研究 Google 的結果,我們集中注意力在搜尋結果的內容當中。
每一次我們作出搜尋時,Google 也在了解及學習我們的搜尋行為,夠竟我們想尋找什麼,Google 根據數據理解搜尋者最想知道的資訊有那些,從而得到 Google 自己的排名規則。隨著演算法的發展,Google 會把讀者想看或會看的內容放在首頁,第一版出現的內容其實即是讀者希望看見的內容。因此,研究第1頁的搜尋結果即可寫出 Google 及搜尋者愛的內容!
舉個例子,第一個是「投資移民」
當你仔細觀察10 個結果,你可以見到搜尋者關注的是以下幾個項目﹕
- 不同國家的移民門檻
- 不同國家的申請資格
- 投資移民的程序
- 投資移民有機會出現的問題
當你撰寫內容時,你便可以用上的大綱構思內容,大大減省了應該寫什麼的時間!
當然,你在撰寫內容時還是要加入關鍵字及 LSI 關鍵字,令 Google 更了解你的內容!
用中文網址對 SEO 有沒有影響 ?
因為剛開始寫這個網誌時其實並沒有特別研究 URL ,因此有全中文,亦有中英混雜。純粹用排名角度看的話,似乎跟排名沒有一個直接關係。
對於搜尋引擎來說,不管你的網址是使用哪種方式呈現,只要你可以讓使用者輕鬆的連結到你的網頁,那就是一個正確、有效、可靠、良好的網址。
各位在衡量是否用中文網址時可以考慮網站的用途,倘若是大品牌的話,建議還是用英語作為網站連結,主要原因在於有時把中文連結作分享時,有機會變成不美觀的編碼﹕
如我的其中一篇文章: https://www.ringoli.net/seo公司推薦,推薦最好的seo公司必須具有的三大特點/
在 Facebook 分享時會變成﹕
因此,在你考慮是否採用中文為網址時,對 SEO 的影響程度來說不太高,反而更重要的考慮用戶體驗。事實上,當你的網站出現在搜尋結果時,有機會為你帶來更多點擊。
當連結可以提供更多提示給搜尋者,自然可以提高點擊率,間接做了有利於 SEO 的動作。
現在會用英文作為 URL 以減少出現上述亂碼的情況,以下是我的作法﹕
- 盡量用英語寫出本身為中文的標題
- 多利用 How-to, X-ways-to-XXX
- 每個詞語之間會用 「-」相隔 (「-」與 「_」是有分別的)
SEO做法萬變不離其宗,就是要為訪客/用戶找到解方。望此篇SEO做法問題集錦可以替您解答。
如果你有其他問題,歡迎提出。
與此同時可以參考另一篇SEO教學文章。